财税月刊
前一段时间#离婚需要冷静期#这一话题备受关注,今天#年轻人离职需不需冷静期#再次登上热搜榜。“冷静期”貌似成为一剂良药,但凡出了问题都可以服用它,虽然不能做到药到病除但也可以求得一个心安。冷静期过后的七零八碎终将归结为“有缘无分”。
世人都会拿婚姻比喻找工作:婚姻需要缘分,找工作也需要缘分;婚姻需要适合自己,工作也要适合自己;好的婚姻对象不能强求,好的工作机会同样可遇不可求;婚姻一旦成立,就需抱有执子之手的契约精神,工作一旦找到,就得具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。这样一看,婚姻和工作还真挺像。
言归正传,那么年轻人离职到底需不需要冷静期呢?这个话题很有意思,首先把主语控制在了“年轻人”身上,为什么偏偏是年轻人?因为30+的中年人不敢轻易提出离职啊~有句话挺有意思,以前是老板看不惯你,所以炒了你;现在则是你看不惯老板,所以炒了老板。年轻人意气风发,胸怀天下,满腔热血,正是大展抱负的绝佳机会,在这样一个“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”的翩翩少年时代,谁都不想委屈自己为他人打工。
再说为什么要离职?马云曾说,离职的原因不外乎就两点,一是钱没给到位,二是心受委屈了。这两者中有一种发生,就会成为离职的导火索,从而把以前积累的不满情绪慢慢由量变到质变,最终导致离职。
到底需不需冷静期呢?
我认为还是需要的。人是一种特别容易冲动的动物,很多心血来潮做的决定、说的话都不能当作这个人的真情实感。离职,意味着你没有了工作,没有工作意味着你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收入,和外界社会脱离关系,开始一个人的“朝圣和自我救赎”。“离群索居者,要么是神圣,要么是野兽”,芸芸众生中普通人众多,成为神圣的寥若晨星,大部分的我们只会逐渐沦为“野兽”。离职的状态不适合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,更不会有助于自我成长。
首先,好好梳理一下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利弊影响。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,如果工作带给你的享受远远大于它的弊端,只是因为某一件事或者某个人而选择离职,那么完全没必要。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兵,身边的领导、同事来来去去,没有谁可以陪你到最后,也不会有谁可以笑到最后,尤其在私企这样的单位。凡事想开点,一份工作而已,没必要上纲上线,为此捶胸顿足,歇斯底里。人生很精彩,还有更多其他的风景在等着我们。
如果是因为公司的办公体制、升职加薪制度、公司文化以及办公环境等这些硬件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,那么离职跳槽是应该的。但是在离职前一定要对自己和就业市场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,找到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才可以。最好是“骑驴找驴”,不要裸辞。其实小编觉着这个话题改为“裸辞前需不需要冷静期”更具有商讨价值。
其次,冷静期可以让自己一时冲动的情绪稳定下来,所谓三思而后行正是这个道理。上文提到过,冲动时候做的所有决定都可能会使你在未来的某段时间懊恼不已。世上没有后悔药,人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用来忏悔。想明白了再做决定,而“想明白”是需要时间的,这就是所谓的“冷静期”。
最后,生而为人,哪有容易一说。如果一时冲动选择离职,那么未来的生活费、房租水电费怎么办?啃老?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苟延残喘?这是最现实的问题,也是最扎心的问题。尤其今年疫情来袭,有多少企业破产倒闭,又有多少人一夜之间成为无业游民,生活没了着落,心里也跟着空落落的。随之而来的情绪崩溃,痛苦压抑甚至抑郁失眠,这种种的负面情绪都会将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折磨得形销骨立,犹如行尸走肉。
工作真正的意义,是让你夜半醒来不害怕。
说在最后:
对于从事会计实操的会计人来说,理智和理性更为重要。朱光潜曾说,“年轻人,没有一段工作是不委屈的,没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,没有一段未来是注定光亮的。”不管是面对人生,还是面对工作,不负自己才是最重要的。
Copyright 2015 河南财税网 版权所有 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
电话:13683809881 QQ:793069740 邮箱:793069740@qq.com
地址:中国·郑州郑东新区平安大道永和龙子湖中央广场B座10楼 您是第位访客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侵犯您的版权,可向我们提出,我们会立即删除。
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0001号
备案号:豫ICP备1501790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