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税月刊
人总要学着长大,但对于刚从象牙塔步入职场的新人来说,如何快速成长,让自己的言谈举止、待人接物以及思维习惯最快适应职场需求是要首先考虑的。学生时代的锐气要逐渐减少,取而代之的是性格中的“钝化”;青春时的张扬要退避三舍,取而代之的是韬光养晦,低调内敛。
那么,学生思维的表现有哪些?我们又该如何褪去青涩逐渐成熟呢?
学生时期习惯别人的安排,学习上有老师做指导,生活中有父母做后盾,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埋头苦读,两耳不闻窗外事。除此之外,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学生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了“小少爷”“大小姐”。步入职场之后,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没有人再给自己安排每天的作业,也没有月考、季考等定期的考核方式来考察自己,从工作技能到专业素养,从生活常识到人际交往都需要自己主动去摸索,去学习。由一开始的人云亦云、随波逐流,到后来的独树一帜、活出自我逐渐过度和成熟,这需要时间,更需要主观能动性。
★工作学习被动
职场上的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,马不停蹄,这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,时间对于大家来说堪比黄金,每个人都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高质量的工作,完成最大指标的业绩。所以,千万不要被动等待所谓的“前辈”“师傅”来教导自己,这不是在课堂,没有三尺讲台也没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,有的只是为了努力生存下去而打拼的每个人。
大家彼此平等,想要学习和进步?靠自己啊!主动出击方能无往而不胜!
★人际交往被动
刚步入职场上的“小白”,可能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含蓄和害羞,不太好意思和同事们一起吃饭、聚餐和团建。
或许是年龄方面有代沟,话题说不到一起,彼此之间看不顺眼;或许是性格内向,不愿意和同事相处。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,一定走出舒适区,突破僵硬的学生思维,积极和同事搞好关系,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。
迷失自我 人云亦云
学生时代养成的惯性思维之一,凡事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。学习上习惯听老师的话,老师觉着你行你就行,老师觉着你不行,你就不行。
生活中听爸妈的话,爸妈觉着你今天应该穿红色,那就穿红色,觉着你短发好看那就剪掉辛苦留了几年的长发。凡事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,都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,总是被他人的意见左右自己的人生,从而也就逐渐习惯并且适应了这种“消极”的思维方式。
工作之后,如果继续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,稍不小心就会失去自我,迷失方向,找不到前进的道路,亦不知努力的方向。
避免成为群体思维的“替罪羊”,活出自己,找到自我的长处和短处,然后扬长避短;制定明确清晰的职业规划,未雨绸缪,且按照计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。别人的言语,觉得对,听几句聊做参考;觉得不对,当作耳旁风,一笑而过。
做人,就是要看得通透,活得洒脱~
不懂变通 上纲上线
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,共情社交占据了很大的比例,大家一般都是先处朋友,然后以“朋友”的方式进行交往和沟通,这其中不乏利用彼此之间的几面之缘打破某些“原则”“规定”,也就是俗称的“走后门”,从而实现一定的目的。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或许会觉得这有失公平,对于真正努力拼搏的人来说,这种操作无异于投机取巧。但是别忘了,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,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“人”。一味清高不仅会让自己活成一座孤岛,更容易受到现实的打击。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”,保持清高可以,但一定要有人情味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做事留条后路,既是对别人的仁慈也是对自己的保护。
永远像个孩子一样保有赤子之心,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。社会的坎坷曲折促使我们快速成长,不断忘却最初的梦想,最终成长为一介凡人,每天唯唯诺诺、匆匆忙忙就为了那碎银几两。但若是可能,请保持住心中那一丢丢的淘气吧,或许有天你会发现这才是最可贵的。
Copyright 2015 河南财税网 版权所有 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
电话:13683809881 QQ:793069740 邮箱:793069740@qq.com
地址:中国·郑州郑东新区平安大道永和龙子湖中央广场B座10楼 您是第位访客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,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侵犯您的版权,可向我们提出,我们会立即删除。
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0001号
备案号:豫ICP备15017908号-1